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,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,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。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《使用条款》

边云协同:鲁邦通边缘计算网关与云平台如何实现1+1>2?

2025.09.18

摘要:“边云协同”是实现工业物联网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架构。本文将立足于鲁邦通完整的“端-边-云”技术栈,系统性地阐述其边缘计算网关(Edge)与RCMS/RDMS云平台(Cloud)之间深度耦合的协同工作模式。我们将从设备运维、业务智能和应用生态三个维度,为您揭示这套体系如何实现1+1>2的倍增效应,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
导语:在工业物联网领域,一个强大的硬件终端,或一个功能丰富的云平台,都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。真正的威力,来自于“边”与“云”的无缝协同与深度融合。当一个聪明的“边缘大脑”遇上一个全知的“云端中枢”,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?这正是边缘计算网关与云平台协同工作的魅力所在。


“边云协同”的威力:鲁邦通边缘计算网关与RDMS平台如何实现1+1>2?


企业微信截图_17581814858560.png


在鲁邦通的解决方案中,“边”与“云”并非简单的连接关系,而是一个各司其职、能力互补的有机整体。


协同一:远程运维——RCMS让“边”的触角无限延伸

“边”,即EG系列边缘计算网关,部署在成千上万分散的工业现场。如何高效、安全地管理这些“边缘大脑”?这正是“云”——RCMS(云原生设备管理平台)——的核心使命。

  • 网关(边)的角色: 稳定运行,执行本地任务,并与RCMS保持心跳连接。

  • RCMS(云)的角色:

    1. 大规模自动化运维: 提供零接触部署(ZTP)、设备状态监控、远程诊断和固件升级(OTA)等功能。运维人员无需亲临现场,即可在云端管理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网关硬件。

    2. 安全的远程访问“管道”: RCMS提供强大的VPN远程访问功能。当现场设备(如PLC)需要调试时,工程师可以通过RCMS建立一条从自己电脑到边缘计算网关,再到目标设备的安全加密隧道,如同亲临现场。

1+1>2效应: 单纯的边缘计算网关只是一个孤立的智能节点。单纯的云平台只是一个管理界面。而“边+云”的结合,则构建了一个可无限扩展、可集中管控的全球化边缘基础设施网络,运维效率和能力呈指数级提升。


协同二:业务智能——RDMS让“边”的数据产生智慧

边缘计算网关在本地采集和处理了大量数据,但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商业洞察和业务价值?这需要第二个“云”——RDMS(智物协同平台)——的深度参与。

  • 网关(边)的角色: 作为数据预处理器和特征提取器。它将原始的、杂乱的工业数据,在本地处理成结构化的、有意义的信息,再上传给RDMS。

  • RDMS(云)的角色:

    1. 全局数据洞察: 汇聚来自所有边缘节点的数据,进行长周期、跨地域的大数据分析,发现单个节点无法感知的宏观趋势和规律。

    2. SCADA级业务呈现: 提供强大的2D/3D组态可视化、可自定义的规则引擎和开放的API接口,帮助客户实现对其生产资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监控。

    3. 智能决策与优化: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,RDMS可以生成更优的控制策略或AI模型,再通过RCMS下发到边缘计算网关去执行。

1+1>2效应: “边”提供了实时、鲜活的数据和快速的执行能力;“云”则赋予了这些数据全局的视野和深度的智慧。 这种数据处理的闭环,让企业不仅能“看见”设备,更能“看懂”业务,实现真正的数据驱动决策。


协同三:应用生态——Docker@Edge与云端编排

现代边缘计算网关是一个开放的应用平台。这种开放性在“边云协同”的架构下,威力被进一步放大。

  • 网关(边)的角色: 作为边缘应用的“运行环境”(Runtime),通过Docker容器技术,安全、隔离地运行各种功能。

  • RCMS/RDMS(云)的角色: 作为边缘应用的“应用商店”和“编排中心”。开发者可以将应用打包成Docker镜像上传至云端,再由云平台统一、批量地将应用部署到指定的边缘计算网关组,并对应用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。

1+1>2效应: 这种模式将云计算领域成熟的DevOps理念,成功地应用到了广域分布的边缘设备管理上。 它让IIoT应用的开发、部署和迭代,从过去“刀耕火种”式的逐台操作,进化到了现代化、自动化的“云端编排”,极大地加速了业务创新的速度。

常见问题解答 (FAQ)

  • 问题1:RCMS和RDMS是什么关系?为什么需要两个云平台?

    • 答:这是鲁邦通定位清晰的双平台战略。RCMS的核心是管好鲁邦通自己的硬件设备(Device Management),确保“路”是通的、可靠的。RDMS的核心是管好连接在硬件之下的客户业务资产(Asset Management),让“路”上跑的“车”(数据)能产生价值。两者分工明确,又可协同工作。

  • 问题2:“边云协同”架构的安全性如何保障?

    • 答:安全性是贯穿始终的设计。从边缘计算网关自身的IEC 62443安全标准,到RCMS提供的加密VPN隧道,再到云平台的多租户隔离和权限管理,构筑了端到端的纵深防御体系。

  • 问题3:这种协同模式是否只适用于大型企业?

    • 答:并非如此。对于中小型企业,这套架构可以以SaaS服务的形式快速启用,免去了自建平台的巨大投入,提供了一条高性价比的路径,去获得与大型企业同等水平的设备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。

企业微信截图_17570378743791.png

总结:鲁邦通边缘计算网关与云平台的“边云协同”,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,而是一种深刻的化学反应。它通过运维、数据和应用三个层面的深度协同,将边缘的实时敏捷与云端的广域智能完美结合,为客户提供了一个远超硬件或软件单点价值的、完整的、可演进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,真正实现了1+1>2的倍增效应。


准备好让您的设备接入数字世界了么?

鲁邦通团队特别希望与您交流,分享给您我们是如何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的商业模式